为深化人事制度改革,加强教师队伍建设,进一步做好qy88千嬴国际官网(以下简称“qy88千嬴国际官网”)教师岗位的设置、聘用和管理工作,根据《江苏大学岗位设置与聘用管理暂行办法》(江大委〔2009〕60 号),《江苏大学教师岗位设置与聘用实施细则》(江大校〔2020〕36号)、《江苏大学其他专业技术岗位设置与聘用实施细则》(江大校〔2020〕40号)、《江苏大学岗位聘用聘期考核暂行办法》(江大校〔2020〕41号)等文件和相关规定,结合qy88千嬴国际官网实际,制定本实施方案。
第一章 岗位职责
qy88千嬴国际官网根据学科发展状况、教学科研需要及岗位工作性质、特点制定副高五级以下、其他专业技术(实验技术)四级及以下岗位的具体岗位职责。
一、副高五、六、七级岗位主要职责
(一)坚持育人为本,立德树人,以德施教,以德立身,培养具有崇高思想品德和高素质的人才,促进人才全面发展。
(二)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科学技术前沿,积极争取主持或参与省级以上科研项目,并撰写高水平学术论文、论著。
(三)主持或积极参与学科和专业建设,指导、培养青年教师,积极引荐人才。
(四)参与学术团队建设,指导本学科青年教师开展教学科研工作。
(五)主讲本学科专业核心课程,开设高质量的专题讲座,指导研究生、本科生。
(六)参与教学、科研和学科建设等方面的组织管理工作。
二、中级八、九、十级岗位主要职责
(一)坚持育人为本,立德树人,以德施教,以德立身,培养具有崇高思想品德和高素质的人才,促进人才全面发展。
(二)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科学技术前沿,积极争取主持或参与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,并撰写高水平学术论文、论著。
(三)参与教学、科研和学科建设等方面的具体工作,在科研团队日常运行方面发挥积极作用。
(四)参与本学科相关课程授课,独立或协助指导硕士究生。
三、实验技术四级岗位主要职责
(一)坚持立德树人为本,科研育人,实践育人,培养具有崇高思想品德和高素质的人才,促进人才全面发展。
(二)参与组织制定实验室建设规划和年度、学期工作计划,并组织实施和检查执行情况,确保无安全事故。
(三)做好实验室科学管理,贯彻、实施有关规章制度。
(四)根据科研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,按时确定实验项目,保证实验质量。
(五)组织仪器设备的购置,加强精密仪器和大型设备的管理,保证精密仪器和大型设备的完好。
(六)保证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符合性、适应性、有效性。
(七)负责实验室环境保护、技术安全及卫生工作。完成学校和学院布置的其他工作。
四、实验技术五、六、七级岗位主要职责
(一)坚持立德树人为本,科研育人,实践育人,培养具有崇高思想品德和高素质的人才,促进人才全面发展。
(二)根据教学、科研计划安排每学期的实验任务,做好实验前的各项准备工作,确保无安全事故。
(三)掌握和熟悉实验室通用仪器、特种设备、公共设施的使用原理,安全操作、调试方法及维护保养。
(四)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,参加实验教学改革研究工作,协助教师做好学生实验技术的指导工作。
(五)按照实验室开放管理规定,做好实验室开放管理工作并保证实验室安全。努力完成学院领导交给的其它任务。
(六)组织开展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和评审,参与实验室对内、对外检测服务工作。
五、实验技术八、九、十级岗位主要职责
(一)坚持立德树人为本,科研育人,实践育人,培养具有崇高思想品德和高素质的人才,促进人才全面发展。
(二)仪器设备的技术管理,包括申购的选型论证、选购、安装调试、验收登记、使用维修,提高仪器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率,提高精密贵重仪器和大型设备使用效率。
(三)协助教师和研究生开展科研项目和实验技术具体工作。
(四)具备有关通用仪器、特种设备、公共设施的管理、操作相关资质。负责职责范围内的实验室安全工作,确保无安全事故。
(五)参与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和评审,做好实验室对内、对外检测服务工作。
(六)做好实验室的科学管理、安全卫生以及实验室主任交办的其他工作。
六、实验技术十一、十二、十三级岗位主要职责
(一)坚持立德树人为本,科研育人,实践育人,培养具有崇高思想品德和高素质的人才,促进人才全面发展。
(二)指导学生正确操作使用仪器设备和测试实验数据。
(三)参加实验教学和科研实验的筹备、准备工作,安装调试仪器设备。
(四)负责设备器材的领用、购置、验收以及日常的维护保养和维修工作,保持仪器设备经常处于完好待用状态,做好实验仪器设备的管理。
(五)取得特种设备(行车、压力容器、危化品等)的管理、操作相关资质。负责职责范围内的安全工作,确保无安全事故。
(六)参与实验室对内、对外检测服务工作。
(七)负责实验室的安全卫生工作,完成实验室主任交办的其他工作。
第二章 聘用基本条件
一、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,热爱社会主义祖国,遵守宪法、法律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,教书育人,为人师表,有集体观念和奉献精神,身体健康。
二、具有良好的学风、学术道德和合作精神,符合国家关于相应教师职务的基本任职条件,具备与履行岗位职责相适应的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。
三、近三年年度工作考核合格以上。
四、已获得拟聘岗位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。
第三章 岗位聘用条件
一、副高五级岗位
具有副高专业技术职务,任副高级职务满10年以上,教学质量考核为优良,年度考核均为合格及以上,具有本学科系统而丰富的理论基础,且教学、科研工作量符合规定,能够胜任教学、科研工作;能及时掌握本领域先进技术和最新动态,进行开拓性研究;发表第一作者或独立作者本学科领域SCI/SSCI/CSCD/CSSCI期刊论文8篇及以上(至少4篇为SCI/SSCI检索);主持省部级或市厅级项目2项及以上(至少1项为已完成);获国家三大奖成员,获教学科研类省部级或市厅级奖项(前三)1项及以上。
或具有副教授专业技术职务,任副高级职务满15年以上,且符合如下之一:(1)长期工作在教学、科研一线,教学工作量饱满,年度考核合格以上,且至少获得3次以上优秀等次,主持或参与多项教学改革、实验室建设、课程建设且取得成果;(2)全面指导学生创新创业,取得显著成绩,获得教学、科研、创新竞赛等省级及以上奖励。
任副高级职务以来业绩成果特别优秀的,聘任可不受上述年限限制。同等业绩成果条件下,原则上按入职年限排序。
二、副高六级岗位
具有副高专业技术职务,任副高级职务满5年以上,教学质量考核为优良,年度考核均为合格及以上,且教学、科研工作量符合规定,能够胜任教学、科研工作。发表第一作者或独立作者本学科领域SCI/SSCI/CSCD/CSSCI期刊论文4篇及以上(至少2篇SCI/SSCI检索);主持省部级或市厅级项目1项及以上;获国家三大奖成员,获教学科研类省部级或市厅级奖项(前三)1项及以上。
或具有副教授专业技术职务,任副高级职务满8年以上,且符合如下之一:(1)长期工作在教学、科研一线,教学工作量饱满,年度考核合格以上,且至少获得2次以上优秀等次,主持或参与多项教学改革、实验室建设、课程建设且取得成果;(2)全面指导学生创新创业,取得显著成绩,获得教学、科研、创新竞赛等省级及以上奖励。
任副高级职务以来业绩成果特别优秀的,聘任可不受上述年限限制。同等业绩成果条件下,原则上按入职年限排序。
三、副高七级岗位
已具备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,并能履行岗位职责。
四、中级八级岗位
取得博士学位3年及以上或任中级专业技术职务5年及以上。发表第一作者或独立作者本学科领域SCI/SSCI/CSCD/CSSCI期刊论文2篇及以上;主持市厅级项目1项及以上;获国家三大奖成员,获教学科研类省部级或市厅级奖项(前五)1项及以上。
任中级职称以来业绩成果特别优秀的,聘任可不受上述年限限制。同等条件下,原则上按入职年限排序。
五、中级九级岗位
取得博士学位或任中级专业技术职务3年及以上。发表第一作者或独立作者本学科领域SCI/SSCI/CSCD/CSSCI期刊论文1篇及以上;主持市厅级项目1项及以上;获国家三大奖成员,获教学科研类省部级或市厅级奖项(前七)1项及以上。
任中级职称以来业绩成果特别优秀的,聘任可不受上述年限限制。同等条件下,原则上按入职年限排序。
六、中级十级岗位
具备中级专业技术职务,并能履行岗位职责。
七、实验技术四级岗位
具备相应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并能履行岗位职责。
八、实验技术五级岗位
任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2年及以上,在相关的专业领域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,承担重要的岗位职责,并发挥重要作用。
在实验岗位工作业绩突出,或为学院学科、平台等公共性工作作出重要贡献的,聘任可不受上述年限限制。同等条件下,原则上按入职年限排序。
九、实验技术六级岗位
任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7年及以上,在相关的专业领域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,承担重要的岗位职责,并发挥重要作用。
在实验岗位工作业绩突出,或为学院学科、平台等公共性工作作出重要贡献的,聘任可不受上述年限限制。同等条件下,原则上按入职年限排序。
十、实验技术七级岗位
具备相应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并能履行岗位职责。
十一、实验技术八级岗位
任中级专业技术职务7年及以上或具有博士学位3年及以上,专业技术工作任务饱满,业绩比较突出。
在实验岗位工作业绩突出,或为学院学科、平台等公共性工作作出重要贡献的,聘任可不受上述年限限制。同等条件下,原则上按入职年限排序。
十二、实验技术九级岗位
任中级专业技术职务5年及以上或具有博士学位,能较好地完成相应的专业技术工作任务。
在实验岗位工作业绩突出,或为学院学科、平台等公共性工作作出重要贡献的,聘任可不受上述年限限制。同等条件下,原则上按入职年限排序。
十三、实验技术十级岗位
具备相应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并能履行岗位职责。
十四、实验技术十一级岗位
任初级专业技术岗位任职3年及以上或具有硕士学位,能较好履行岗位职责。
在实验岗位工作业绩突出,或为学院学科、平台等公共性工作作出重要贡献的,聘任可不受上述年限限制。同等条件下,原则上按入职年限排序。
十五、实验技术十二级岗位
具备相应初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并能履行岗位职责。
在实验岗位工作业绩突出,或为学院学科、平台等公共性工作作出重要贡献的,聘任可不受上述年限限制。同等条件下,原则上按入职年限排序。
十六、实验技术十三级岗位
已在员级专业技术岗位任职。
第四章 岗位考核指标
一、副高五级岗位
聘期内标志性成果(至少完成2项):
(一)国家三大奖二等奖及以上主要完成人或省部级奖前三;
(二)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主持人;
(三)省级重点学科、重点实验室、工程中心主要负责人;
(四)省级创新团队核心成员;
(五)省级及以上人才项目入选者;
(六)负责或参与的科研经费不少于100万;
(七)发表高质量期刊论文8篇及以上,其中SCI检索5篇及以上(第一或通讯作者);
(八)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及以上或国际PCT专利1项及以上或ESI高被引1篇。
二、副高六级岗位
聘期内标志性成果(至少完成2项):
(一)国家三大奖二等奖及以上主要完成人或省部级奖前四;
(二)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主持人;
(三)省级重点学科、重点实验室、工程中心主要参与人;
(四)省级创新团队核心成员;
(五)省级及以上人才项目入选者;
(六)负责或参与的科研经费不少于80万;
(七)发表高质量期刊论文6篇及以上,其中SCI检索4篇及以上(第一或通讯作者);
(八)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及以上或国际PCT专利1项及以上或ESI高被引1篇。
三、副高七级岗位
聘期内标志性成果(至少完成2项):
(一)国家三大奖二等奖及以上主要完成人或省部级奖前五;
(二)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主持人;
(三)省级重点学科、重点实验室、工程中心主要参与人;
(四)省级创新团队核心成员;
(五)省级及以上人才项目入选者;
(六)负责或参与的科研经费不少于50万;
(七)发表高质量期刊论文4篇及以上,其中SCI检索3篇及以上(第一或通讯作者);
(八)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及以上或国际PCT专利1项及以上或ESI高被引1篇。
四、中级八级岗位
聘期内标志性成果(至少完成2项):
(一)省部级奖主要完成人;
(二)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主要参与人;
(三)省级创新团队核心成员;
(四)市厅级及以上人才项目入选者;
(五)负责或参与的科研经费不少于20万;
(六)发表期刊论文4篇及以上,其中SCI检索3篇及以上(第一或通讯作者);
(七)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及以上或国际PCT专利1项及以上或ESI高被引1篇。
五、中级九级岗位
聘期内标志性成果(至少完成2项):
(一)省部级奖前五或市厅级奖前二;
(二)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主持人;
(三)省级创新团队核心成员;
(四)市厅级及以上人才项目入选者;
(五)负责或参与的科研经费不少于20万;
(六)发表期刊论文3篇及以上,其中SCI检索2篇及以上(第一或通讯作者);
(七)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及以上或国际PCT专利1项及以上或ESI高被引1篇。
六、中级十级岗位
聘期内标志性成果(至少完成2项):
(一)省部级奖前五或市厅级奖前二;
(二)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主持人;
(三)省级创新团队核心成员;
(四)市厅级及以上人才项目入选者;
(五)负责或参与的科研经费不少于20万;
(六)发表期刊论文2篇及以上(第一或通讯作者);
(七)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及以上或国际PCT专利1项及以上或ESI高被引1篇。
七、实验技术四级岗位
聘期内标志性成果(至少完成2项):
(一)国家三大奖二等奖及以上主要完成人或省部级奖前七;
(二)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主持人;
(三)省级重点学科、重点实验室、工程中心主要参与人;
(四)市厅级创新团队核心成员;
(五)市厅级及以上人才项目入选者;
(六)负责或参与的科研经费不少于30万;
(七)负责或参与的仪器设备共享服务经费到账不少于50万;
(八)发表论文4篇及以上(第一或通讯作者);
(九)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及以上或国际PCT专利1项或参与起草标准1项。
(十)自制实验仪器设备获得校级及以上表彰或获得实验技术岗相关竞赛、评比、表彰等荣誉。
八、实验技术五级岗位
聘期内标志性成果(至少完成2项):
(一)省部级以上奖励主要完成人;
(二)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主持人;
(三)省级重点学科、重点实验室、工程中心主要参与人;
(四)市厅级创新团队核心成员;
(五)市厅级及以上人才项目入选者;
(六)负责或参与的科研经费不少于25万;
(七)负责或参与的仪器设备共享服务经费到账不少于30万;
(八)发表论文3篇及以上(第一或通讯作者);
(九)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及以上或国际PCT专利1项或参与起草标准1项。
(十)自制实验仪器设备获得校级及以上表彰或获得实验技术岗相关竞赛、评比、表彰等荣誉。
九、实验技术六级岗位
聘期内标志性成果(至少完成2项):
(一)省部级以上奖励主要完成人;
(二)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主持人;
(三)省级重点学科、重点实验室、工程中心主要参与人;
(四)市厅级创新团队核心成员;
(五)市厅级及以上人才项目入选者;
(六)负责或参与的科研经费不少于20万;
(七)负责或参与的仪器设备共享服务经费到账不少于20万;
(八)发表论文2篇及以上(第一或通讯作者);
(九)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及以上或国际PCT专利1项或参与起草标准1项。
(十)自制实验仪器设备获得校级及以上表彰或获得实验技术岗相关竞赛、评比、表彰等荣誉。
十、实验技术七级岗位
聘期内标志性成果(至少完成2项):
(一)省部级以上奖励主要完成人;
(二)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主持人;
(三)省级重点学科、重点实验室、工程中心主要参与人;
(四)市厅级创新团队核心成员;
(五)市厅级及以上人才项目入选者;
(六)负责或参与的科研经费不少于15万;
(七)负责或参与的仪器设备共享服务经费到账不少于15万;
(八)发表论文2篇及以上(第一或通讯作者);
(九)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及以上或国际PCT专利1项或参与起草标准1项。
(十)自制实验仪器设备获得校级及以上表彰或获得实验技术岗相关竞赛、评比、表彰等荣誉。
十一、实验技术八级岗位
聘期内标志性成果(至少完成2项):
(一)省部级以上奖励主要完成人;
(二)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主持人;
(三)省级以上产品监督抽查等任务主要参与人;
(四)市厅级创新团队核心成员;
(五)市厅级及以上人才项目入选者;
(六)负责或参与的科研经费不少于10万;
(七)负责或参与的仪器设备共享服务经费到账不少于10万;
(八)发表论文2篇及以上(第一或通讯作者);
(九)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及以上或国际PCT专利1项或参与起草标准1项。
(十)自制实验仪器设备获得校级及以上表彰或获得实验技术岗相关竞赛、评比、表彰等荣誉。
十二、实验技术九级岗位
聘期内标志性成果(至少完成2项):
(一)省部级以上奖励主要完成人;
(二)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主持人;
(三)省级以上产品监督抽查等任务主要参与人;
(四)市厅级创新团队核心成员;
(五)市厅级及以上人才项目入选者;
(六)负责或参与的科研经费不少于8万;
(七)负责或参与的仪器设备共享服务经费到账不少于8万;
(八)发表论文2篇及以上(第一或通讯作者);
(九)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及以上或国际PCT专利1项或参与起草标准1项。
(十)自制实验仪器设备获得校级及以上表彰或获得实验技术岗相关竞赛、评比、表彰等荣誉。
十三、实验技术十级岗位
聘期内标志性成果(至少完成2项):
(一)省部级以上奖励主要完成人;
(二)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主持人;
(三)省级以上产品监督抽查等任务主要参与人;
(四)市厅级创新团队核心成员;
(五)市厅级及以上人才项目入选者;
(六)负责或参与的科研经费不少于5万;
(七)负责或参与的仪器设备共享服务经费到账不少于5万;
(八)发表论文2篇及以上(第一或通讯作者);
(九)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及以上或国际PCT专利1项或参与起草标准1项。
(十)自制实验仪器设备获得校级及以上表彰或获得实验技术岗相关竞赛、评比、表彰等荣誉。
十四、实验技术十一级岗位
聘期内标志性成果(至少完成2项):
(一)市厅级以上奖励主要完成人;
(二)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主要参与人;
(三)省级以上产品监督抽查等任务主要参与人;
(四)市厅级创新团队核心成员;
(五)市厅级及以上人才项目入选者;
(六)负责或参与的科研经费不少于4万;
(七)负责或参与的仪器设备共享服务经费到账不少于4万;
(八)发表论文1篇及以上(第一或通讯作者);
(九)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及以上或国际PCT专利1项或参与起草标准1项。
(十)自制实验仪器设备获得校级及以上表彰或获得实验技术岗相关竞赛、评比、表彰等荣誉。
十五、实验技术十二级岗位
聘期内标志性成果(至少完成2项):
(一)市厅级以上奖励主要完成人;
(二)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主要参与人;
(三)省级以上产品监督抽查等任务主要参与人;
(四)市厅级创新团队核心成员;
(五)市厅级及以上人才项目入选者;
(六)负责或参与的科研经费不少于3万;
(七)负责或参与的仪器设备共享服务经费到账不少于3万;
(八)发表论文1篇及以上(第一或通讯作者);
(九)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及以上或国际PCT专利1项或参与起草标准1项。
(十)自制实验仪器设备获得校级及以上表彰或获得实验技术岗相关竞赛、评比、表彰等荣誉。
十六、实验技术十三级岗位
聘期内标志性成果(至少完成2项):
(一)市厅级以上奖励主要完成人;
(二)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主要参与人;
(三)省级以上产品监督抽查等任务主要参与人;
(四)市厅级创新团队核心成员;
(五)市厅级及以上人才项目入选者;
(六)负责或参与的科研经费不少于2万;
(七)负责或参与的仪器设备共享服务经费到账不少于2万;
(八)发表论文1篇及以上(第一或通讯作者);
(九)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及以上或国际PCT专利1项或参与起草标准1项。
(十)自制实验仪器设备获得校级及以上表彰或获得实验技术岗相关竞赛、评比、表彰等荣誉。
十七、其他补充说明
(一)针对以上所涉及的各类岗位考核指标,教师为学院学科、平台等公共性工作作出重要贡献的,由考核小组提名作为1项标志性成果认定。
(二)本方案解释权归qy88千嬴国际官网岗位考核与聘用工作小组所有。
qy88千嬴国际官网
2020年9月7日
学院建议岗位聘用结构比例:
qy88千嬴国际官网(专任教师)副高五级以下岗位聘用结构比例
